主頁 Main page 我們是誰和我們的歷史 About us and our past 新鮮事 What's new 雜誌的目的 Our objective 過去各期 Back Issues 想要你/妳 Recurit Volunteers 推介連結 Recommended Links 引用文章須知 Notice for quoting 訂閱本刊中文通訊 Subscribe Our English E-bulletin 本刊討論區 Our Discussion Board 舊留言簿 Old guestbook 電郵聯絡 Mail Us Updated on 2004.03.28更新 ![]() |
![]() 收穫,何止兩個?——記王貽興新書發佈會香港年輕寫作人王貽興,在不足十八個月內,發表四本 小說。迄今為止,他出版新書,都會伴隨發佈會,此文 是小P對最新一本小說《一半的房子,一半的他》的報導 和感受。 2004.03.28 ![]() 2003牛棚書展專題2004.01.04 冰心《關於女人和男人》小介男女地位問題於中國,自新文化運動起,文化人大多起 碼各自講一些。冰心六十年前用一本書講,四十多年後 又多談一點。角色或有異,但關懷之心一貫。 2003.06.02 「永遠」的學生?--畢業生細看《姨媽姑爹論盡教改》香港的教育改革頻頻,師生以至社會大眾,疲於奔命。 有一群人曾自號「姨媽姑爹」,試圖從下而上,批判教 育改革和現制度,解放「學習」。 解放事業完成未期,但開首歲月的文章結集,我們終有 機會人手一本了。 2003.03.22 由發問開始--《僧侶與哲學家》讀後感一對父子,兩套想法,找十天互相對談。從他們的對話, 我們可以反省我們自己的一套,也可能反省我們溝通時, 其實在做甚麼。 2002.02.28 光頭無處不在香港漫畫麥嘜有一個曝光率甚高的光頭大叔。不少人知道 他是誰,但為甚麼他常常在故事出現?肥力給了一個解釋 。 2002.01.19 《這個媽媽很霹靂》--用愛情和夢想創造幸福花園三十歲以後,一個人或許定下來,或許再尋新路;李昕選 擇後者。《這個媽媽很霹靂》是她三十歲後,作為一個單 親母親和藝文工作者的生活紀錄。且看Miette介紹書中的 母女對談,和對生活與身體的評論、感想。 2000.05.01 拼貼街頭政治學--《路邊政治經濟學》掠影馬國明是個會寫書的書店老闆。他寫的《路邊政治經濟學 》,取材往往是香港人人皆知的事,但經他一寫,又會有 另一番景象。 第四期(1999.08.31) 書介--"Heart of Darkness"這本書曾改成電影Apocalypse Now (Francis Ford Coppola導, 1979),原故事發生在另一個熱帶地方--中非,但描寫的 人性陰暗面,同樣震撼。 第四期(1999.08.31) |